四大企业指点2016空调江山
-
高库存 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空调销量4170万台,加上出口总销量1亿台左右,而中国空调产品一年的总产能大约在1.5亿-2亿台,直接造成了至少5000万的过剩产能。2014年空调厂商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近两年房地产的低迷,直接导致了如今整个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 -
价格战 2015年3月格力打着清除行业杂牌军的旗号、实则甩巨大库存为目的,发起头轮价格战后空调品牌无不参与其中,“企业初衷是抢份额,而结果是企业没落着什么好处,利润下来了,竞争对手也没死,整个终端却是下滑的,消费并没有刺激多少”,中怡康白电事业部总经理魏军分析称,现在看来通过价格战就能把消费者原始需求释放出来也是行不通的。 -
消费者说 调查显示,消费者超过70%消费者更愿意在实体门店买空调,而在购买的过程中,产品的性能、价格、能耗分别占比85%、54%和48%,产品质量才是最关心的因素,价格让利也具备吸引力,能耗也是关键,变频空调仍大有可为。除此之外,产品外观和服务占比也接近30%,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 -
涨价 有媒体爆出江苏等部分地区的家电卖场收到了“格力即将全线涨价10—15%”的通知。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之后,厂商顺势提价可以增加盈利,也可以增添合作伙伴的信心。 另外,最近有渠道商爆料,格力放风提价,其实是厂家抛库存惯用的策略,引导分销商备货进而减轻厂商的压力。 -
原材料 自2015年12月上旬开始,大宗原材料产品相继反弹。截至2016年3月23日,原油涨幅为50%左右;钢铁普遍上涨45%;沪铜15%、沪铝涨幅为20%左右。在工业化制造商品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最大,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产品也不例外。
2016年空调市场如何破局突围?
价格战失灵的情况下,空调企业要怎样去刺激市场需求?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通俗来讲就是,要企业贴近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规划生产,而不是生产一些对消费者而言可有可无的东西。
诸如,海尔“U+智慧生活大脑”。作为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思考决策的核心,“U+”大脑可以像人一样“能听、能看、会说、能思考、有情感”。它可以理解用户需求,支持家电控制,能够感知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喜好,实现自主决策,主动提供服务。随着个性化小众消费崛起,产品的目标用户分类趋向精准化和细致化,定制服务为产品赋予了差异化标签,更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
围绕艺术化外观、高能效、舒适度、健康与智能化功能,空调企业进行了大量创新。
如美的“舒适星”系列空调,利用“降速增压”原理,提供“无风感”空调体验;奥克斯AYA系列空调新品,能够实现“30秒酷冷,一分钟制热”;格力在高效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成为空调品类中单品牌入选能效“领跑者”型号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天铂空调,不仅在外观上打破传统设计,其采用空气射流技术和通透的出风口设计,不但有效提升送风舒适度,而且还可以避免空调病。海尔自清洁空调利用热交换器下的冷凝水结冰结霜时产生的膨胀力强力剥离热交换器上的污垢,从而减少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
高端化、智能化是未来空调产品发展方向,也是小品牌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数据显示,2015年空调业整体下滑,但智能空调市场却逆势增长,销售量同比增长173.5%、销售额同比增长98.44%。可见,消费者对于空调的热情尚存,但更多的钟意于创新产品和智能产品。
“单纯的从空调产品来看,用手机代替遥控器操作并不受关注,但智能家居是一整套产品,空调是其中一部分,不能割裂的看。未来,人们用一个手机APP就可以操控家里的所有电器,无论是电视、空调、洗衣机,还是灯光、微波炉、电饭煲等等,一个平台全部搞定。这个时候谁的产品更加智能,能够支持APP控制,并融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去,谁就会更受欢迎。”一位业内人士谈到。